巡礼“十三五” | 超声医学科:精细管理,追求卓越,建设高水平超声医学诊疗中心
编者按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过去的五年,中山一院在医院建设和社会服务各方面取得瞩目成绩,我们特别策划巡礼“十三五”系列报道,本期推出《超声医学科:精细管理,追求卓越,建设高水平超声医学诊疗中心》。
中山一院超声医学科是国内领先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亚专业组齐全的高水平研究型现代化超声医学诊疗中心。
全科共有医护人员131名,其中副高以上人员30人,博士生导师6人,学科实力雄厚,位列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专科排名第五。
“十三五”期间,在学科带头人吕明德教授,中山一院副院长、介入超声科主任匡铭教授,超声诊断与介入专家、超声医学科主任谢晓燕教授,超声医学科副主任谢红宁教授、林红副教授、郑艳玲副教授,王伟副教授等带领和全科同事共同努力下,超声医学科在医、教、研和科室管理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和成绩。
超声医学科全科合影(2017)
超声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吕明德教授在教学查房并提问年轻医生
打造高水平专科超声
提升疑难重症诊治能力
配合医院全面升级疑难重症诊治能力和满足专科发展需求,着力钻研超声新技术,解决专科临床难题,做好临床医疗的坚强后盾,是超声医学科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在满足临床基本需求基础上,科室先后与肝胆、移植、胃肠、消化、肾内、甲乳、泌尿、儿外、显微、心脏、妇产等专科,针对专科临床问题,成立了10余个专科超声小组,目前开设了16个专科超声和专家超声门诊单元,主要涉及专病包括:胎儿畸形筛查、疑难肝肿瘤和肿瘤微浸润、IBD并发症、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转移、先天性胆道闭锁、男科不育、心肌缺血…..应用三维超声、造影超声、弹性超声、介入超声、消融技术和AI技术等等,使专科病人得到明显优于普通检查专科水平的检查、追踪、会诊、治疗和过程管理,提升了疑难疾病精准诊断能力,为医院综合救治能力提升注入了新活力。
在硬件方面,在医院大力支持下,2019年医院启动8000万元的超声平台提升计划,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增加超声仪器中高档35台,远程会诊系统一套,教学培训模型一批,为全院超声水平、质量控制和人才培训提供了优越条件。
超声医学科主任谢晓燕教授在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专科超声诊疗水平提升和超声平台全面升级,不仅提升了疑难重症医疗水平,也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吸引了更多省外的病人,全科诊疗工作量每年均有约20%的增长;人才聚集,每年优质研究生和博士后生源在不断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提升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
此外,超声医学科在医院最先采用预约和报到信息化、工作绩效信息化管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研发了产前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教学系统,目前正在进行报告语音录入的研发。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
科研创新推动临床发展
结合临床问题、专科发展需求进行科研创新,一直是超声科人根植于心的理念。在疑难疾病治疗方面,以肝脏肿瘤诊断和消融、脏器超声造影、胎儿畸形筛查为特色,进行了超声造影、实质性脏器肿瘤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妊娠中期射频消融畸形减胎和胎儿神经等多器官发育障碍等研究,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医工融合。
作为专家或组长单位起草了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介入性超声应用指南》《妇科超声超声应用指南》,2018-2019年分别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国际肿瘤消融唯一创新金奖;获国家杰青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发表SCI论文150篇,8篇论文被国际指南采用;申请专利10项。研究成果得到了约30家国内大型医院应用,在国际上获得好评。
为促进临床研究的深入,分子影像、肿瘤免疫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取得初步结果,有待进一步深化和临床转化。
中山大学党委陈春声书记和中山一院匡铭副院长参加广东全省科技创新大会
超声医学科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培养优秀超声医生
服务人民健康
从普及和高端两个方面进行超声医学人才的培养。
(1)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培养优秀的超声医生
2018年超声医学科成立了超声医学院,开展了全方位教学活动:培养超声专业培训医生69名,进修医生289人。考试成绩优异、临床能力全面,成为各大医院人才,还有5人考取了博士或硕士。
开设全方位各类课程30期,包括:
基础类:《国际规范化超声造影学习班》(面向国外全英文)《规范化超声造影学习班》《规范化超声造影学习班》《规范化介入超声和实践学习班》《规范化血管超声学习班》《肿瘤消融学习班》《妇产超声学习班》
热点类:《疑难重症心脏超声学习班》《儿科超声学习班》《介入超声与肿瘤消融并发症防治学习班》
管理类:《住培医生骨干师资培训班》《住培医生启航学习班》《超声科主任学科建设学习班》
(2)以推动医学发展为导向,培养国际化超声精英人才,并且得到医院大力支持,获得人才项目多个,目前有精英骨干多名。超声医学科目前有国家杰青、珠江学者、省杰青、柯麟新星等10余人。(超声医学科)
2018-2019超声医学科举办两届国际超声造影学习班,5个国家级主委参加学习